濾筒除塵器技術改進措施和性能特點
<一>、濾筒除塵器技術改進措施
一、濾筒除塵器的清灰裝置
傳統的濾筒除塵器有兩種清灰方式,一種是高壓氣流反吹,一種是脈沖氣流噴吹,實踐表明前者的優點是氣流均勻,缺點是耗毛量大;后者的優點是耗氣量小,缺點是氣流弱小。為此可作兩個方面改進:一方面在脈沖噴吹管上增加導流裝置,加強氣流誘導作用,另一方面把濾筒上部導流風管取消,使脈沖氣流和誘導氣流同時充分進入濾筒。這樣改進后耗氣量少,氣流均勻,清灰效果好,根據計算,技術改進后的清灰氣流流量是脈沖氣量的3-5倍。
二、氣量分布板
濾筒除塵器的氣流分布很重要,考慮如何避免設備處由于風速較高造成對濾料的高磨損區域。氣流分布板用于濾筒除塵器有要求,氣流分布穩定和均勻。才有利于氣流的上升和粉塵的下降,氣流分布板開孔率35%。根據計算,阻力系數<2,由此可見在氣流速度<0.8m/s的情況下,多孔氣流分布板可以滿足濾筒除塵器的要求。
三、濾筒和濾料
濾筒是用計算長度的濾料折疊成褶,尾粘合成筒,筒的內部用金屬網架支撐,上、下用頂蓋和底座固定,濾料的長度由粉塵的性質和粉塵的濃度決定。
<二>、濾筒式除塵器的性能特點
一、確定脈沖褶式濾筒除塵器隨主機長期穩定運行,維護工作少;
二、高適應性設計,除塵器可適應普遍的大范圍含塵氣體;
三、特別的結構設計加上嚴格的濾料及零部件選用,除塵后的氣體含塵濃度全部能達到新的環境排放標準;
四、優良的進出風道設計,有利于均勻的氣流分布;
五、防漏風設計,袋收塵器的漏風率降至低點;
六、分體結構設計,便于設備的運輸及安裝,并確定設備的制造精度;
七、低運行費用,優化的工藝參數設計,有利于袋收塵器低阻穩定運行,降低系統能耗,與此同時減輕了濾袋的損耗及維護工作;
八、完善的系列化設計,可達到多種塵源的粉塵治理需要;
九、標準化設計,可減少用戶備品備件的儲存量。
濾筒式除塵器利用濾料收塵,初期的收塵機理對于織造布和非織造布是不同的。織造布起先是粉塵粒子在布的孔眼內架橋形成粉塵層,然后收塵速率上升。而非織造布則與空氣凈化器相似,粉塵粒子不僅能附著于纖維(棒狀)上形成粉塵層,而且還能浸入濾布的內部,有內部過濾的傾向。因而可以認為濾料收塵的初期,起主要作用的收塵機理是慣性碰撞、擴散和截留,此外,靜電力和重力也有作用。在此期間的收塵速率約為50%~80%。織造布當其孔眼尺寸大于粉塵粒子10倍以上時,一般認為其初期收塵性能是不好的。